天冷了以后,由于天气干燥,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,很容易患上皮肤瘙痒症.皮肤痒了有的人觉得洗洗澡会好,却发现"越洗越痒",这是为什么呢?皮肤瘙痒正确的护理保健方法是什么呢?
皮肤干燥引发瘙痒
中老年人因皮肤退行性变化,皮肤分泌功能减退,皮肤萎缩变薄,含水量降低,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,使皮肤失去润滑保护作用而显得干燥.而在寒冷的季节,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粗糙,甚至表皮脱落,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.所以瘙痒症在冬季更易发.
洗澡时能暂时止痒,洗完澡后反而更痒,那是因为勤洗澡更使皮脂减少而加剧病情;在热水、肥皂的双重刺激下,人体的水分加速蒸发,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、粗糙,从而加重瘙痒.
养阴润燥防瘙痒
1、冬季洗澡不宜过勤.一般每周2至3次即可.如果需要每天洗澡的话,则水温不要太高,在29摄氏度以下为宜,洗浴时间也要缩短.
2、洗澡时尽量少用浴液和香皂.香皂等在身体上停留的时间不要过长,并要及时冲洗干净.洗澡后可以涂抹一些能防止水分蒸发的膏霜,用以锁住皮肤水分.
3、瘙痒难忍时,不要用手抓搔.过度抓搔会使皮肤苔藓化.也不要用热水烫,因为毛细血管扩张会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,使瘙痒更加剧.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冷敷来缓解瘙痒症状.
4、瘙痒症患者可以多吃具有养阴润燥功效的食物.医生
介绍可每周吃一两次食疗方.如:
【二乌润肤汤】:何首乌、乌梅、玉竹各30克切片,新鲜猪皮300克,加清水、盐、葱白,煮沸后,用文火煨一个小时左右.
有养阴、润肤、止痒功能,可预防冬季皮肤干燥、皮脂减少.
【丹地冰糖粥】:丹参、生地、枸杞子各30克,煮沸20分钟后去渣,加糯米100克煮粥,粥成加冰糖.
有凉血、养血、养阴、润肤功能,可预防肌肤干燥、瘙痒.